欢迎访问新疆农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后示范建设的战略思考

后示范建设的战略思考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张文斌

提要:职业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教育,不同历史时期各有特征。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是一个大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固定。改革开放激发了国人思维,从为什么经济发展缓慢中找到了职业教育落后是原因之一。国家借鉴引用舶来品模式进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外国的“水土”难养中国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激活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五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围绕如何提升质量,国家启动了示范、骨干院校建设工程。示范校建设以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起到了引领作用;骨干校建设以机制体制创新、文化素质教育为重点发挥了带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全国200所示范、骨干校建设工程即将完成,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后示范如何发展?引起政府、行业,尤其是职教同仁的深刻思考和广泛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后示范建设;战略思考

作者简介:张文斌,男,汉族,研究生,1956年生,陕西扶风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文化育人、宏观社会经济等,公开出版专著教材6部,发表论文50余篇;陕西西安 邮编:710300

一、尽力回归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

1.事物发展必须遵循规律。

自然界分春夏秋冬。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曾经历过两次快速发展阶段,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发展和之后约40年的曲折发展;第二次是2000年前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第二次快速发展的结果,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进而成长为一种类型。但是,快速发展后需要“补钙”,需要以国际视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城,突出内涵提高质量的科学发展。

2.必须回归正常宁静淡泊。

示范、骨干院校建设,通过验收只说明在很短时间,按照要求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认为:“短时期内它可以解决突出问题,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教育本身是讲规律的,必须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示范建设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我们要及时地把改革的经验、成果固化下来,甚至是制度固化下来,使它成为推动高职事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1]〕既是建设成果显著也并非建成了国家级示范院校,只说明为全国200所院校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示范、骨干校建设时,有目标任务、有时间要求,反复动员,借势唤起了师生参与的热情。项目结题验收了,总结表彰会开过了,必须冷静下来,回归宁静淡泊,以正常地思维认真研究如何发展。

3.以现代职教规律创新发展。

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一定的规律不是两三年突击练就的。结合示范、骨干校建设试点经验,借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认认真真地反思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和不足,扎扎实实地进一步开发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培养模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职教国际化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使职业教育名副其实地成为一种类型。

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性。

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发达国家都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迎接世界新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现实经济全球化实体竞争、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者接受继续和终身教育等需求,已汇集成推动现代职教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和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决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集团化办学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须。

进入“新四化”同步发展的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和企业的参与。以政府主导,建立行业、企业、院校组成的职教集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重大问题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标准、校企合作育人、专业设置与课程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和毕业生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对于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不可或缺。

3.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教集团。

加入WTO后,世界通行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服务,接受教育是一种服务消费,是教育具有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但是《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2〕我国各类公办教育机构办学目的,必须突出公益性。如何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运转的职教集团:一是理事会制,即一种相对松散型管理机制。按照《章程》及制度运行,发挥各自的互补优势,在相对独立、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宗旨下,促进科学发展;二是董事会制,即一种以产权为纽带、利益共享的法人化管理机制。利用这种多元投资的紧密型职教集团平台,充分发挥在统筹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调控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三、加大依法举办职业教育的力度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建设,政府切实履行主导作用的职责是关键。要尽快修订颁布《职业教育法》,以国家意志形式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架构,制定配套的相关法律条例、制度和准入标准。从整体布局上明确政府的法定职责、保障机制,规范学校、行业、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监督运行体制机制上有法可依,严肃执法,规范监督,确保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2.还教育机构办学的自主权。

市场机制已经把教育推进了竞争的浪潮,各级各类办学主体已深刻认识到了市场“无形之手”的威力,感受到了“适者生存”的残酷,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更大。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校舍硬件功能、教学团队实力、管理服务水平等实际,大胆进入市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同时,政府必须还学校自主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经费等办学自主权。

3.依法办学立足社会。

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国家《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规制度日趋完善,法律法规内容也逐渐深入人心。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教育机构及院校,要自觉加强依法治校力度,建立和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师生权利,加强内部管理。保障受教育者接受公平、公正受教育的权益。以法治精神参与教育规律的竞争,在可持续发展中赢得社会的尊重。

四、突出教学改革内涵的发展

1.加大课程内容改革的力度。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期,对受教育者传授什么知识和技术技能特别重要。高职教育在初期发展中,确实不同程度地沿用了“压缩型”专科的模式,示范、骨干校建设在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等方面向现代职业教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必须继续突出教学改革内涵发展的力度,并将示范校建设的成果推广普及到所有教育教学过程,紧紧牵住课程改革这个“牛鼻子”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加大现代教学方法推广的力度。

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普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有质的差别,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非常重要。高教16号文件〔3〕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示范、骨干校建设围绕这种模式作了大量的创新试点,并取得了值得推广成果。面对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开发改进教学方法,“小班次、研究型”,“教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室、现代师徒制”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帮助受教育者在“做人做事、生存生活、就业发展”全方位成长、成才的方法。

3.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力度。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很重要。近年来,不同文件对培养目标有不同的提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层次实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等〔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5〕,强调了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等构成要素,似乎更为准确综合。职业院校要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注重提高技术含量培养以别于培训机构,注重强化人文素养培养以提高人格品位,注重综合实力培养以造就优秀劳动者。

五、加强专业开发与改革的力度

1.瞄准市场开发专业。

在市场体制机制的运行中,职业院校的社会声誉不是学校的名字,也不是办学的规模和教职工的人数,而是有多少就业率高的名牌专业。要提升办学的综合竞争力,必须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瞄准市场,创办新专业,尤其要注重“前沿性”专业的开发;慎重改造旧专业,不以吝啬现有设备、人力资源违背市场规律举办派生专业;对已被市场淘汰的专业,坚决停办;对市场前景预测不乐观的专业,能忍痛割爱切勿凑合。敢于大手笔投资,使适应市场的专业充分发挥活力,带动持续发展。

2.办好特色优势专业。

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相继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尤其是示范、骨干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了3至4个示范性专业,代表了院校特色。要借示范校建设的平台,集中精力,从软硬件方面仔细再做诊断,注意示范校建设时期的格式化优缺点,对不同专业仔细再做剖析,真正把能代表学院特色的专业建设忧、建成名牌,谨防贪大求全,失去了学院的特色。

3.尽力把专业方向办在区域经济的热点上。

国际化职业教育的办学启示,职业院校的生命在于它的区域性或行业性。我国地区分布跨度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必须认真分析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产业特点和人们从业的期望,开发设置新专业和改造旧专业。同时,尽可能对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使开设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高度关联,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做贡献。

六、体现职教以人为本的目的

1.以人为本发展现代职教。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6〕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必须彻底改变传统学历职教的办学观念,把人们的需求作为办学的目标。除了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就业与发展的需求外,还要尽力为受教育者怎样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去着想,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时限的教育服务,办区域、行业、甚至社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积极实施差异性教学。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人口结构的明显变化,人们追求终身享受教育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人人。因为,受教育者不再全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可能逐渐会是年龄不受限制、基础差异很大、受教育目的并非一致的“学生”,美国等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就是现实。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想不想面对,而未来将会形成事实。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受教育者需求不同的、针对性很强的差异性优质教育服务,真正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做贡献。

3.在传承民间技艺上发挥优势。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化传承未中断的民族,上下5000年形成了类别、形式、工艺极其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不同区域有大量的民间艺术、工艺极品等国家宝藏,保护、传承的意义和责任重大。传承和保护往往只能靠独特的技术和技能,譬如墙体彩绘的技术技能几乎无传人。特殊技艺的传授多数是靠祖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传绝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借鉴古老“师徒制”教育方式,找准区域必须保护、传承的品牌,以“现代师徒制”为切入点,办好几个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自己,为当地人才就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七、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

1.文化化人是教育的本真。

人不仅有肢体模仿性功能,而且有高级智慧思维功能。职业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教中做,做中学”的技术技能教育,关键是要开发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境界。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如何把双方主体的“要我”变成“我要”事关成败。六中全会的《决定》〔7〕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如果没有血脉不可能生存,回不到精神家园不仅难以正常生存,而且怎样做人、如何做事?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均会全然不知?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但面对目前的教育对象,我们必须努力用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化育人的境界,提高做人的素质,才能培养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2.培养真人是首要责任。

学校的第一责任是培养人才,而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是人格素质。静心细想一想,这些年我们的家庭、社会、学校似乎都很辛苦,尽到了教育的责任。但是,凡出去走过的人都会得出同一结论:我们的一些社会现象不可思议,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只是经济,更重要的是人的素养。怨天尤人没用,坐而等之更不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8〕这个“真”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我们要尽职业教育之力,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更要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首位,教的全过程要真正贯穿“教人求真”,学的全过程要帮助受教育者“学做真人”。

3.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随着对人才评价观念的不断变化,社会及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对人才能力的全面考察。高等职业教育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式、毕业生突出实践技能特色普遍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为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职业院校必须助推国家劳动资格准入制度,全面统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教育,强化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育,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真正的劳动能力。

八、开拓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结构

1.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职业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的就业观念逐渐变化,从一而终的职业观念受到了挑战。为了技能的提升和职业岗位的变化,继续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欲望愈来愈高。职业院校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改变传统学历教育的单一性,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必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不断开发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形式,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积极推行职业教育衔接体制。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分初、中、高阶段,各阶段有其特定的教育任务。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就必须建设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体系结构。一方面要瞄准与市场行业、企业的衔接,使人才培养的层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得到企业的认可;另一方面要贯通内部初、中、高教育阶段的衔接,使招生录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互聘、技术技能比赛的互通认可;再一方面要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大学的衔接,以实现应用型专业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融通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

3.对高职教育长学制的认识。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就必须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规律,举办历史长、软硬条件好的高职(高专)说不想升本不是真话。因为:一是重学历轻能力、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是社会存在;二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已成先例;三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已显需求;四是类似职业教育的医学类长学制实践证明。诸多因素诱发着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刺激着高职人迫切渴望和涌动。加强内涵发展、提高办学实力、凝练专业特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试办长学制,实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若实行“一年以下为职业培训、两年为中专、三年为大专、四年为职业本科、六年为职业硕士、八年为职业博士”〔9〕的体制,也可能是全局性的与时俱进。当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了,机遇绝对不会青睐无准备之院校。”〔10〕

九、重视社会评价反馈的动力机制

1.视学生和家长为学校的顾问。

学校中的教书、管理、服务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受教育者对教育服务的消费虽不像选择一般商品服务消费那样灵活,但对教育服务消费的质量有绝对的评价权。因此,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学生及家长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反馈作用,切记学生和家长是办好学校的真实顾问。

2.行业企业的指导一言九鼎。

职业教育具有强烈的职业性、行业性特色。企业、行业最了解人才培养信息,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企业对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有发言权。因此,办好职业教育要充分注重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一是经常去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诚心听取指导意见;二是请专家到学校参与办学指导和专业指导机构,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听取意见建议:三是聘请企业专家兼职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真正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3.市场协会的评价动力不可少。

人常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无论哪种职教机构,内部虽有健全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有良好的管理运行机构和系统的规章制度,也经常性地进行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但因各种缘由,评价常常会失真。在市场体制机制下,要办好职业教育,特定时期引用市场机制的方法,引入市场协会的评价,听取权威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意见,对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效果会更佳。

十、努力建设好三支队伍

1.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结合现代职教的要求和院校的发展特色,建设一支研究实力强的基础课师资、实践技能突出的专业课师资和具有高端“绝技”的特色技能师资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尤其要建设好适应“现代师徒制”教学要求的资队伍,加大开拓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力度。切实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出国、出境和下企业一线的师资培训力度,开拓教师视野和提高教学能力。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加强规范管理队伍建设。

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的治校能力建设,以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发展的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发挥教育家治校的作用;建立学院章程,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的力度;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大胆创新运行机制,依法治校、办学,严格招生制度,突出人性化学生管理,维护大局稳定,建设和谐校园,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3.提高保障服务水平质量。

市场机制条件下,从某种角度讲,院校的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是学校社会声誉比拼的重要条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对生活保障质量要求较高,学生对学校的保障服务水平最敏感,也最有发言权,往往一名在校学生就是一个对外宣传学校的活广告。因此,有战略管理思维的领导团队,必须树立“办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保障服务队伍建设、软硬件条件、服务水平抓起,配足人员,明确制度和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幸福感,在全面体现“以人为本”中发展好现代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磊 后示范时代高职教育的反思:回归宁静淡泊〔N〕《中国青年报》,2013-05-06(T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01第1版,第3页。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M〕[2006]16号文件。

〔4〕王磊高职“后示范”时代的唯一路径:加强内涵建设〔N〕,《中国青年报》,2013-05-06(T08)。

〔5〕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2-07-23,教育部发布。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9-01第1版,第98-99页。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10,1。

〔8〕amuspeaking,我的图书馆〔OL〕, http:// www. 360doc.com/content/11

/0308/18/6220226_99304721. 0shtmlA。

〔9〕王磊高职“后示范”时代的唯一路径:加强内涵建设〔N〕,《中国青年报》,2013-05-06(T05)。

10〕同〔1〕

附件:

后示范建设的战略思考

内容提要

职业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各历史时期有其特征。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是一个大企业,职业教育是固定模式。改革开放激发了国人思维,从为什么经济发展缓慢中找到了职业教育落后是原因之一。国家引用舶来品模式进行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国外的“水土”难养中国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决策激活了职教的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五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围绕如何提升质量,国家启动了示范、骨干校建设工程。示范校建设以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起到了引领作用;骨干校建设以机制体制创新、文化素质教育为重点发挥了带动作用。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又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全国200所示范、骨干院校建设工程即将完成,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后示范如何发展?本文从10各方面综合思考:

一、尽力回归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

1.事物发展必须遵循规律;2.必须回归正常宁静淡泊;3.以现代职教规律创新发展。

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性;2.集团化办学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须;3.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教集团。

三、加大依法举办职业教育的力度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2.还教育机构办学的自主权;3.依法办学立足社会。

四、突出教学改革内涵的发展

1.加大课程内容改革的力度;2.加大现代教学方法推广的力度;3.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力度。

五、加强专业开发与改革的力度

1.瞄准市场开发专业;2.办好特色优势专业;3.尽力把专业方向办在区域经济的热点上。

六、体现职教以人为本的目的

1.以人为本发展现代职教;2.积极实施差异性教学;3.在传承民间技艺上发挥优势。

七、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

1.文化化人是教育的本真;2.培养真人是首要责任;3.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八、开拓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结构

1.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2.积极推行职业教育衔接体制;3.对高职教育长学制的认识。

九、重视社会评价反馈的动力机制

1.视学生和家长为学校的顾问;2.行业企业的指导一言九鼎;3.市场协会的评价动力不可少。

十、努力建设好三支队伍

1.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2.加强规范管理队伍建设;3.提高保障服务水平质量。